【生活報】感恩的心——孫作東與老省長陳雷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14-05-04
2003年11月25日。
哈爾濱奧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部,員工們照常忙碌著。
這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在國內腦科學領域以研發腦健康醫療器械而著名。
這一天,時針指向15時整。公司辦公室接到了黑龍江省委辦公廳一個特殊的電話——原省政府的一位主要領導因病住院,欲使用奧博公司研制的奧博腦復康治療儀進行治療,能否派專業人員到醫院給予指導。
經了解,這位領導就是當年叱咤風云的抗聯老戰士、黑龍江省原省長、德高望重的陳雷同志。年已八十八歲的陳老由于當年抗戰時期的惡劣環境,給他的身體造成了多處傷病,在他的身上、腦內仍留有戰爭時期敵人的彈片。
陳老在住院治療期間,黑龍江省省委、省政府給予了高度重視,省主要領導曾多次前去探望,醫院在選擇治療手段上也慎之又慎。聽陳老的一位朋友介紹說:奧博腦復康治療儀治療腦病效果很好,他自己就是受益者,建議陳老不妨試一試。在征求了省有關部門、醫院專家組及家屬的意見后,撥通了奧博公司的電話。
此時,正值奧博腦復康治療儀發明人、奧博醫療創始人孫作東剛從北京做完腦科學成果報告回到哈爾濱。聽到這個消息,孫作東不禁回想起了十五年前與陳老的一段往事——
十五年前:念師恩,何以回報;奉千金,怎比淡墨痕。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孫作東憑著聰明好學和刻苦鉆研的精神,從自己的家鄉——黑龍江省呼蘭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走了出來,成為了一名大學生。大學期間,在老師的培養教育下,他既擔任班長又是團書記,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干部,尤其得到了一位留美歸國的老教授的栽培與呵護,這位老教授成為他青年時期成長過程中的良師益友。1988年,四年大學生活即將結束了,孫作東就要離開母校,離開辛勤培育他的老師。為此,他內心忐忑不安,如何才能表達對老師這種感恩的心呢?
世俗的觀點無非是金錢、重禮。對于這一點,孫作東內心非常清楚,對于自己的老師是不能這么做的,否則就褻瀆了師生之間的純真情誼。他了解到,老教授對陳雷省長的人品及書法作品非常敬慕。想到這里,孫作東決定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求一件陳雷省長的題詞獻給敬愛的老師。于是,他提筆給陳雷省長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信中字字句句都飽含著對革命前輩的敬仰和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信寄出了。前兩天急切盼望回信的心情過后,隨之而來的是平和與冷靜。是啊!一位赫赫有名的抗聯老戰士、一省之長,每天日理萬機,哪有時間和精力去回復一個素昧相識的普通大學生的信呢?對此,他幾乎不再抱有希望。
然而四天以后,孫作東卻出乎意料地接到了陳雷省長的夫人——黑龍江省政協李敏主席的電話,她親切地對孫作東說:“你陳伯伯為你題詞了”。這位寒門學子聽到這個消息,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第二天,他就收到了陳雷省長的題詞和李敏主席充滿鞭策與期望的回信。
打開畫卷,映入眼簾的是十四個大字:“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師恩無盡處”。作為一名教師,還有什么能夠比省長對他的評價更讓人感動的呢?當孫作東把題詞轉贈給這位老教授時,老教授激動不已。他語重心長地說:“作東啊,提起陳雷省長,你們這代人可能不完全了解,陳雷是日寇入侵東北時的抗聯英雄……”。

老教授的講述給他上了一堂生動的革命歷史課,這一課是他在課堂上所學不到的,更是他一次意外的收獲,值得永遠回味和珍惜。從此,一位抗聯老戰士的高尚品格和革命精神激勵著孫作東,也改變了他未來的人生軌跡。
十五年間:銘心骨,墨跡永駐;礪心志,事業終有成。
陳老的題詞深深地銘刻在孫作東的心里。
大學畢業后,孫作東被分配到哈爾濱一家國有大型企業。時光如流水,日月相交替,八年的國有企業工作磨礪了孫作東,使他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大學生變成一名優秀的企業管理者,成為機械工業部的優秀質量管理師。他在企業管理戰線上發表了幾十篇論文,多項成果被評為省級、部級、國家級優秀科研成果。
然而,正值他在工作崗位上初有成就之時,母親卻病危住進了醫院。母親患的是嚴重的腎功能衰竭,無情的病魔折磨著母親,更刺痛著孫作東一顆孝敬的心。為搶救母親,已傾盡家中所有,面對昂貴的醫療費用,母親不得不停止治療。在無情的現實面前,孫作東,一個年輕的知識分子流淚了,難道就沒有挽救的希望了嗎?
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孫作東下定決心。于是他借來大量中醫學書籍,日夜啃讀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摸索出了用中醫治療腎病的有效方法來給母親治病。赤誠與孝心感動了上蒼,母親的病奇跡般地好了,由此也引發了孫作東愛上了醫學而一發不可收。
但不幸的事又接踵而來。不久,他的岳父和父親又相繼突患腦中風住院搶救。雖經治療但卻留下了全身癱瘓等嚴重后遺癥,醫生對此也束手無策。
孝心再一次激發了孫作東,同時也堅定了他治好親人腦疾病的信心和勇氣。于是,他又一頭扎進浩瀚如煙的古今中外醫學書籍中,奔波于科研院所之間,求教于專家教授。憑著這種執著和信念,他終于找到了治療中風后遺癥的醫學理論依據,即:腦出血、腦血栓的患者一旦過了急性期,常規的藥物療法已無實際治療意義。在此理論基礎上打破常規的治療方法,研制出治療腦病的儀器。經過對岳父和父親先后一個多月的試戴治療,奇跡又一次出現了:老人能夠站起來行走了。用儀器又經過近一個月的治療,岳父和父親先后得以康復。
他由此想到,如果能用自己學到的醫學理論知識來回報社會,讓更多的腦病患者康復起來,這是多么大的人生價值體現!他認為自己應該做一個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民的人。這個信念,促使著孫作東做出了人生的重大選擇。他毅然辭去自己心愛的工作,奔向腦科學領域的前沿陣地,鏖戰在驚濤駭浪的商海里。這期間,他承受了不知多少痛苦和巨大壓力。對此,他不是沒有想到前面的道路會有許多坎坷甚至是險境。然而,能夠把千千萬萬的腦病患者從痛苦中解救出來,像自己的親人一樣安度幸福的晚年,自己再苦也值得。
收獲永遠垂青于那些肯于拼搏向上的人。
經過多年的努力,孫作東在腦科學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他先后發表了腦科學專論70余篇,十余項科研成果分別被評為市級、省級、國家級優秀科研成果,并獲得國家専利,著有《激活沉睡的腦》、《腦健康忠告》等腦科學專著,并在國際上首次界定了疑難腦病不同時期的治療原則,提出了“腦細胞激活論”,據此理論他又創造性地發明了轟動腦科學界、醫學界的高科技専利產品———奧博腦復康治療儀。儀器推向社會以后,在短短的幾年間就已成功治愈了數十萬腦病患者,受益者達百萬。一封封感謝信像雪片一樣紛紛飄來,向他表達著康復后的喜悅之情。
他的事業成功了,但更成功的是他選擇了正確的人生奮斗目標。他感到今天取得的成就是與陳老及夫人李敏當年給予的鞭策與激勵密不可分的。自己還要不斷地奮進搏擊,不斷地回報社會,在事業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向社會交上一份最滿意的人生答卷!
十五年后:跨世紀,斗轉星移;欲感恩,蒼天送輪回。
猛然間,孫東作從深深地回憶中回到了現實。他感到,15年后的今天,他能與陳老相見,也許是上天的安排。無恩當且報,更何況對自己有恩之人呢?現在,陳老年世已高,身患疾病,自己應該傾盡全力治好老人家的病,讓他安度幸福的晚年。于是,他組織公司領導班子及相關專業人員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向大家講述了他與陳老15年的不解之緣。在座的每個人聽后都為之感動,決心愿為陳老的康復做出不懈的努力。他組織公司相關人員結合陳老的實際病情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
第二天,孫作東一行五人來到陳老的身邊。他將自己珍藏多年的由陳老早年編著的《露營集》呈到陳老面前,老人家非常激動。他沒有想到一個年輕人能將他多年前撰寫的書珍藏到現在,更沒有想到站在他面前的這個年輕人就是15年前他曾經鼓勵過的莘莘學子。在一旁的陳老的夫人李敏阿姨深深地為這一老一少濃濃的情誼所感動,她拉著孫作東的手深情地說:“我和你陳伯伯為你今天取得的成就感到很高興。”如此感人的場面,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孫作東在為陳老治療過程中,看到了陳老身體上戰爭年代烙下的累累傷疤,這傷疤,見證著那段殘酷、悲壯的歷史,更見證了這位飽經滄桑的老人不平凡的革命生涯,令人心疼不已,肅然起敬。
經過短短幾天的精心治療,陳老的身體逐漸得到恢復,為了使陳老的身體盡快康復,孫作東又查閱了腦科學的相關書籍,根據實際情況對儀器做了進一步調整和改進,并親自佩戴、親自試驗,感受儀器的效果。同時,他還安排公司的專業人員每天兩次輪流為老人家進行康復治療和指導,自己也多次去探望陳老,了解情況。目前,陳老的身體康復狀況得到了醫院專家的普遍認可。
陳老非常高興,把自己撰寫的回憶錄《征途歲月》和新版《露營集》贈給了孫作東,年屆八十的李敏阿姨也欣然地在贈書上題字留念,并將自己親手縫制的抗聯布娃娃分贈給孫作東及奧博公司的工作人員。她高興地對孫作東說:“等你陳伯伯的身體徹底康復后,還要接著撰寫回憶錄《征途歲月》的續集,出版后第一個送給你。”李敏阿姨13歲就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斗爭中,與陳老一樣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抗聯老戰士,革命回憶錄續集的出版將是兩位革命老人留給后人的又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15年的輪回,使孫作東和陳老一家人結下了不解之緣。
孫作東,這位從龍江大地走上國際講壇的青年腦科學家,以其嚴謹的科學態度、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優良的品德,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然而,他在成績與榮譽面前卻沒有止步,因為他深知,自己從事的是一項讓殘陽生輝的偉大事業!他確立的人生準則和追求的目標是:奉獻社會,關愛生命,服務于人類,直到永遠……
轉載自黑龍江省2004年1月11日《生活報》
附:《老省長的翰墨情》作者:劉寶彬 源自《新天地》2004年第7期11-13



老省長的翰墨情
當我應約來到哈爾濱市采訪黑龍江省老省長陳雷同志時,一進院便被庭院兩側墻上的書法碑廊吸引住了:從“老泉山人碑刻”和“前言”之后,便是排列整齊有序的200余塊高1.5米、寬1米左右的黑、藍、灰、褐色碑石,上刻有草、隸、篆、 行、楷各體的唐詩宋詞、名言警句等,內容豐富,令人目不暇接。“老泉山人” 是陳雷同志的號,當我跟陳省長談起這座書法碑廊時,才得知這是他在80高齡以后,經過三年多的時間主持完成的浩大工程,使我驚嘆不已。陳省長在戎馬生涯和行政領導的多半生中致力于書法藝術,特別是他離休以后,把主要精力投入到 書法事業上,成為全國著名的書法家和詩人。
陳雷同志1917年生于黑龍江省樺川縣。幼年在家鄉的小山村讀過私塾,后來樺川縣建立官辦小學,陳雷到小學讀書。這時他受五四運動的影響和后來孫中山發起的辛亥革命、東北張學良的易幟、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野心勃勃,加深了他憂國憂民意識。他從小就愛好寫字,五六歲時在家鄉讀私塾時就為農家鄰舍書寫春聯,從而深得老師的賞識和器重。進入中學后,他在書法上受到更加正規、深化的教育。他因寫字執筆有力,大拇指磨出一個繭包,執筆強勁,達到了別人不能從他手中拔出筆桿的程度。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不久,就讀于佳木斯樺川中學的陳雷,毅然走上抗日救國的道路。中國共產黨在佳木斯建立了地下黨組織,陳雷參加了黨的外圍組織“讀書會”。1936年陳雷加人中國共產黨,從事地下黨的工作。第二年秋,中共北滿省委任命當時年僅20歲的陳雷為佳木斯市委書記。期間他為不斷壯大抗聯力量做了大量的工作。1938年日本憲兵隊為瓦解、摧毀抗日力量,對地下黨組織進行全面大搜捕,陳雷被迫上山參加了抗聯部隊。他曾在抗日英雄趙尚志領導的抗聯司令部當過秘書;同抗聯英雄李兆麟合作寫出著名的《露營之歌》;他還給后來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金日成的部隊擔任過政治教員。他同許許多多的抗聯戰士一樣,趴冰臥雪,出沒山林,經歷槍林彈雨,多次身負重傷。經過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解放后,陳雷擔任多項地方領導工作,除在“文革”期間遭受迫害被關押8年外,不管工作怎樣繁忙,仍不忘攤紙執筆練習書法,以此作為休閑享受。
陳雷的書法從童年起,從學“顏”“柳”體開始,后來又仿晉唐名帖,并吸收現代名人之作,逐漸在篆、隸、草、行、楷各體中創造出自己的筆韻。他的書法作品雖有傳統古典名家的影響,更由于他經過長期戰爭生活的洗禮,使他的書法作 品自然表現出一種較濃郁的雄壯豪放之氣魄。他作有4幅中堂,書寫的是與李兆麟將軍合作的《露營之歌》;他用楷、行、隸、篆4種書體,在潔白的紙上,帶有閃光的濃墨,充分表現出融情于書、書情并茂、慷慨悲壯、光彩照人的神韻,在展出時令觀賞者贊嘆不已。他用楷書寫的《義勇軍進行曲》、曹操的《龜雖壽》,用行書寫的毛主席的《沁園春·雪》、岳飛的《滿江紅》等作品,揮灑自如,博大精深。特別是陳雷離休后,把全部精力和時間投入到他所鐘情的書法上,使晚年時期的作品不論楷、行、隸、篆,都具有剛勁內斂、結體嚴謹、清爽疏朗、溫雅潔靜、淳樸天然、妍美秀逸之風韻,真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獨樹一幟之境界。
名家書法必然受到書法愛好者的喜愛,但能得到名家親筆書寫的書帖并不容易。可老省長陳雷卻沒有把自己的書法作品看成珍寶那么貴重,不管是名人還是普通百姓、戰士、服務員,凡是有求他字的,他都認真地書寫贈人。在陳雷擔任省長期間,一位家住呼蘭偏僻農村的大學生孫作東,為了感謝在校老師的培育之恩,畢業時想要送給老師一件禮物,求陳省長的題詞獻給老師。他寫了一封熱情求字的信。寄出后又后悔了,他想一位赫赫有名的抗聯老戰士,又擔任一省之長的重擔,每天日理萬機,怎么會為一個不相識的普通大學生寫字呢?對此他幾乎不抱什么希望了。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4天以后,卻收到了陳省長為他題寫的“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天恩無盡處”的條幅,這位大學生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筆者也有親身經歷的感觸:1985年我在省委老干部局工作時,主持編一部老同志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作用的報告文學集,定書名為《皓首丹心》,在研究題寫書名時,大家異口同聲地希望請陳省長書寫。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情給他寫 了一封懇求的信。沒想到過了3天,陳省長的秘書來電話通知我派人去取。取回來一看,寫在一條宣紙上的那4個楷體書名,雋秀逸雅、均勻圓潤、飽滿遒勁,不愧為名家之作。這本書出版后因有陳省長題寫的書名更顯其厚重。
詩詞和書法是一對孿生姐妹,凡是書法名家大都在詩詞創作上有所成就。陳雷憑著童年私塾時學習古典詩詞的根底,為他后來在書法創作的同時,創作了大量詩詞。1988年以后,陳雷整理出版了自己的詩作《陳雷詩抄》和《泉韻集》,還出版了由沈鵬題簽、自己用各體書法撰寫的詩詞《陳雷自書詩詞選》,共收編了在新中國誕生前后所創作的2000多首詩詞,大都是追懷戰友、抒愛國之情懷,謳凌云之志向的作品,反映了他半個多世紀的人生歷程的寫作。
年過八旬的老省長陳雷還十分關心黑龍江書法事業的發展。由于他的熱心努力,使黑龍江的書法事業整體實力不斷提高,迎頭趕上了各兄弟省市,而且已經邁進全國的前列。
在我采訪將要結束時,老省長意味深長地說:“書法乃是中華文化的精粹之一,它可集言志與審美于一身。書法昌隆之地,往往顯示著文化之深厚,顯示著文明之程度。企望我塞北黑土地帶,拓寬書法耕耘之地,能長出名家之林,有名作竟顯。誠如是,則吾愿足矣。”(文/劉寶彬)
相關新聞
哈爾濱奧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馬端街39號
官方客服電話:400-600-4017
行政綜合辦公室:0451-82353728
臨床事業部:0451-82289506 / 82269160(傳真)

奧博醫療

腦康復之家

腦科學網
Copyright © 2023 哈爾濱奧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中企動力 | SEO標簽 營業執照 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黑)-非經營性-2016-0017